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以文载廉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润廉  以文载廉

延安访亲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29   浏览:1317

  赴延安,我们是踏着芳躅来访亲。

  我们都不曾在当年的延安战斗过、生活过,但此行访亲,是苏北老区阜宁党员代表的共同心愿,大家一致认定: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这里有魂牵梦绕的亲人,我们应当来此拜亲访故、洗礼灵魂。

  我们的心情不逊当年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开赴革命圣地的大巴上,大家争相诵读《回延安》,这是贺敬之10年后重返延安的心曲喷发,我以为同样是我们一行的衷情写照。看喔,大诗人回来了,“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相隔七八十年,我们也来了,“双手搂定宝塔山”。一首《回延安》凝聚前后两代人的崇敬与深情,之于我们后者,其实更多的是向往与仰慕。

  抵临这天,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竟扬起多年不见的沙尘暴,不过并不猛烈。当地乡亲们有点遗憾,对我们却有着别样的亲切。因为“无沙尘不西北”,这恰好还原了昔年的气候气象,让我们在实地情境中,感受一回延安时期生活的艰辛不易,也让我们与贺敬之先生产生了“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的隔空共鸣,更感佩延安父老退耕还林、修复生态获取的新业绩。

  风沙淡淡地来,又遽遽地去。尘埃落定,一幅山青林绿的画面,偕着一座现代都市的风光,跃入眼帘。在延安的展馆中,我们遇见了革命年代的一幕幕生动场景,观赏了黄云松导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编排的节目《延安延安》,其中不少场面令我心灵震撼。时而为延安军民抗击日寇而同仇敌忾,时而为延安人民勇于牺牲而热泪潸然——剧场中,我就有了情不自禁的穿越,那些穿着灰色粗布军衣,在沟壑、山峁、窑洞前为官兵、为群众忙碌的“小鬼”们中,有一位正是我!

  我们不能不去宝塔山和延河的。

  宝塔山下、延河两岸,我们举起手机、相机,光亮闪处、咔嚓声里,我们向曾在此擘画千秋大业、扭转中国乾坤的老一辈领袖,致敬,告慰。

  走进一座座展馆,看过一间间窑洞,聆听一场场讲解,我终于明白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为什么“三日谱就”,终于明白莫耶的《延安颂》为什么“传唱不衰”,终于明白贺敬之《回延安》为什么“臻为经典”,因为,他们与延安、延安人民深深地融为一体,血肉相连必然肝胆相照。

  大巴车上,讲解员孙老师清唱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车内不少同志打着节拍跟着哼唱,我亦沉浸其中,“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米酒捧给亲人喝……”我们仿佛真喝上了那一碗碗甘甜的米酒,“接”过后一饮而尽,心头甜蜜翻涌。在中央办公厅旧址,我们面对墙壁上的歌谱和佳县农民李有源的照片,一起唱响了《东方红》,这是挑柴进城售卖的李有源迎着一轮冉冉东升的红日,触景生情,自创首唱的“心曲”,随着他眼前的朝阳喷薄而出,唱响天下。

  徜徉圣地,我们想到了毛泽东主席与农妇伍兰花的对话,我仿佛就站在一旁,看到毛主席毫不计嫌的笑容和缓缓递上的一杯热茶;看到伍兰花眼中,由怨到惧再到感动而生溢的泪水。我们想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抱病回延安访亲的镜头,他为延安群众还没有过上好日子而愧疚挂念,经由他拨款兴建的一座新桥,被延安人民亲切地命名为“总理桥”,它连着万条民心,通向大海星辰。

  延安,我生晚矣,来也晚。此行,我们既是拜谒革命前辈,也是拜访新时代火热建设新延安的父老乡亲。

  我们来自盐阜革命老区,早年电影《陈毅与阿英》中有一首歌,这样开头:“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表达了革命者天下一家的亲密之情。在延安,我听到当地市民百姓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延城”,与“盐城”音谐声似,更增添了一分“自来亲”。我们前来“拜访”的对象中,还有当年曾在盐阜一带生活、工作过的三位名贤伟人。

  一位是北宋名相范仲淹,曾镇守延州一年。“宝塔山上筑兵营,烽火台上起狼烟,摘星楼里察敌情,数万甲兵齐上阵,天下百姓享太平,摩崖石刻留英名。”历史上,这位千古名贤在延安戍边安邦,书写了不朽传奇,也在盐阜留下了震古烁今的范公堤,800万盐阜人民一直感念范公遗芳。

  还有刘少奇、陈毅两位革命前辈。

  在杨家岭刘少奇旧居前,我看到这样的介绍:“1942年底,刘少奇由华中回到延安后住在这里……他在七大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统一全党的力量去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43年10月,由此移住枣园。”历史一下子呼啸着返回到1942年:1月20日起,在我国抗战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阜宁县单家港召开,强调淮海区是华中、华北两大战略区的咽喉,必须坚守。3月19日上午,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召唤,刘少奇等一行90多人,从单家港出发,渡过古黄河,转赴山东,踏上返回延安的征程,史称“小长征”。少奇同志甫抵延安,就住在杨家岭旧窑洞。他自1940年10月来到阜宁,前后共战斗生活了16个月,与地方干群结下深厚情谊。

  还有陈毅元帅。他有诗云:“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他为新华社旧址——延安清凉山撰写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诗句,以巨型朱字镌刻在半山腰上。当年的新四军陈毅军长在阜宁停翅港挥就《湖海艺文社开征引》,至今仍是一方文化工作者的强力司南。清凉山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曾做过12年新闻工作者的我来此,也算是对新闻老前辈的一次瞻仰。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联想到延安革命史上的“窑洞对”。面对国民政府参政员黄炎培的“周期率”,毛主席自信陈词:“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还有,爱国侨胞陈嘉庚来访后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之感喟;还有,国民党政府要员孔祥熙派来的行政工作考察团团长王德圃提出苛刻要求,毛泽东却说“统一战线就是我的重要任务之一”,共产党的分量遂在王德圃心中发生巨大的位移。毛主席在延安的统战故事,又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培训班中还有几名地方作家,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是我们心头的精神火炬。我们必然来到杨家岭坪场,举耳聆听回荡在1942年山花烂漫的5月里,一位伟人的雷霆号角;我们必然来到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毛主席曾说“小鲁艺”(文艺团体)“大鲁艺”(社会大学校),盐城也有过一座“鲁艺”,正是延安文艺薪火的赓续,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

  延安访亲,收获在宝塔山上堆积,从而构筑成我心头至高无上的海拔;延安访亲,感动在延河中畅流,从而涌动为心头日炽一日的渴盼——我们仍在尽情踏访,浓烈地感受“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的盛情,只是,大家又已心心相邀:“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延安,我还会再来的。(张大勇)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