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学习领悟

当前位置:首页  学思践廉  学习领悟

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2-09-27   浏览:1558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认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生产,是以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前提的。

  19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顺利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然而,劳苦大众的生活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1842年,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马克思对这种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意识到,实现穷苦大众的救赎,必须依靠更为彻底的方案,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对“贫困问题”的消解。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由此,“贫困问题”在马克思这里便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现象或社会问题,而是与无产阶级解放这一根本目的联系起来。

  1844年,马克思写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的剥削,占绝大多数的劳动工人是不可能胜利的,财富与大众间的关系永远是隔离开的:如果财富减少,遭受最大痛苦的是工人;如果财富增加,最直接的好处在于资本的积累,劳动产品只会加剧工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导致了“贫困问题”,进而固化了“贫困的阶级”。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努力揭示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本质,另一方面对实现“所有人的富裕”信念是坚定的。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1857年之后,马克思专注于《资本论》的写作,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批判,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按时间调节、按劳分配方面提出了“所有人的富裕”的实现路径。恩格斯则进一步说明了“所有人”的范围和“富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过程。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通过发展社会化生产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19世纪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断完善与传播,欧洲相继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成为制定社会主义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对工人阶级的运动起到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这样描述:“《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所有人的富裕”从本质而言是对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和捍卫,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属性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脉相承。因此,在实现“所有人的富裕”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两个大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实现所有人的富裕迈出坚实的一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所有人的富裕”到“共同富裕”,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昭示了中国特色的生产力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伟大实践和开拓创新。这决定了“所有人的富裕”是一个现实概念,更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内涵的概念。只有把握“生产”与“所有人的富裕”与日俱新的新内涵、新特点,才能不断破解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层层枷锁,才能将全体人民的奋斗形成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所有人的富裕”是一条奋斗之路,必然荆棘丛生、充满坎坷,需要脚踏实地加油干、久久为功不放松,需要集思广益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在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上谱写出壮美篇章和恢弘史诗。(王瑶)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