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宣传教育

诸葛亮廉政思想及道德根源


文章来源:纪委监察处   发布时间:2010-09-14   浏览:2901

 

诸葛亮廉政思想及道德根源

 

凡是有些历史知识又不怀偏见的人,都不会否认诸葛亮的廉政。诸葛亮身为一国丞相,在生活上却十分俭朴。他给李严的信中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他给后主的表章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从上述一信一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为政的廉洁。清人张澍对此感慨道:“侯之妾乃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

廉政概念在古代有着与现代不尽相同的含义。《晏子春秋·问下四》:“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不无洒除,是以长久也。”《文选·运命论》李善注引作“廉正”,可见“廉政”即“廉正”。《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郑玄注:“正,行无邪也。”可见古代的廉政是指人的廉洁正直之品质。正直是廉洁之本,心无邪念,正气凛然才有可能廉洁不贪,不取无义之财。我们在考察诸葛亮的廉政品行时,同样也能发现一股浩然正气。

他的政治理想不可侵犯。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一生始终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夷陵战败,刘备新亡,蜀汉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时候,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陈说天命人事,劝他举国归藩曹魏。这实际上就是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此,诸葛亮作《正议》一文以答,援古证今、凝练深沉、义正词严,显示出了凛然不可犯的正气。

他的忠贞不渝不可侵犯。诸葛亮受刘备遗托辅政,祭由刘禅,“政由葛氏”,“事无巨细,皆亮专之”。能够有这样的权力和地位,对一般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个吸引力就是再向前迈一步,继位称尊,创立个人的家天下。远的不说,就说禅代汉帝的曹氏、禅代曹氏的司马氏都是如此。然而这种吸引力在诸葛亮面前却像磁石遇到玻璃,没有丝毫作用。他一如既往,克尽臣礼,戮力国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此期间,李严曾劝他加九锡,向至尊之位靠拢,诸葛亮却义正词严地回答:“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这种不追求个人地位,一心为国的凛然正气,至今看来仍感人至深。

他的做人原则不可侵犯。范文澜先生说:“诸葛亮的行为在封建时代,道德标准是很高的。”诸葛亮对己要求标准很高,但对别人则主张用人所长,容许别人存在某些不足。如法正心地不宽,李严善营私产,何祗不持节俭,魏延高傲自大,杨仪心性狷狭。诸葛亮在同他们相处或加以任用时,虽不苛求,却对他们身上的毛病防范极严,只有对其批评帮助的记载,绝无沾染半点恶习。诸葛亮的立身原则是凛然不可犯的。

诸葛亮的正直无邪具有一种循名责实的躬行特点。

东汉末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一些封建官僚和无行士人,既要过奢侈糜烂生活,又想捞取好的社会名声,在道德伦理上十分虚伪。他们“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奢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当时流行一句谚语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这种虚伪的道德已经完全丧失了规范社会民众行为的约束力。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公然求举“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这固然是出于曹操代汉的政治需要,但同时反映了虚伪的道德已不得人心。诸葛亮的道德表现,既不像汉末封建官僚和无行士人那样虚伪,也不像曹操那样矫枉过正,对儒家道德公然否定。他循名责实,凡是他认为应该提倡发扬的道德,他都躬行实践,以身作则。他根据儒家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出“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又说:“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先理身,后理人”,“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正”。诸葛亮本人就是实践传统美德的典范。

他对蜀汉政权尽忠,自己虽受刘备遗托,集蜀汉大权于一身,但始终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蜀汉的事业,以自己的忠诚无私,使蜀汉“上不生疑心,下不生流言”,保持了最高统治集团的和睦与稳定;他提倡为官要廉政爱民,自己则“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他提倡为官要勤政,自己则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他提倡讲信义,自己则“赏罚必信”,决不朝令夕改,决不因亲疏恩仇而改变赏罚标准;他要求后主开张圣听,勿塞忠谏之路,自己则多次下教令,让部下指出自己的缺点。

诸葛亮的廉政行为是他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结果。诸葛亮有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就是满足于正常生活的物质需求,不为物欲所趋使,不过分地追求奢华,从而在外界物质引诱面前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能够有节俭的生活态度就已不易,达到静的境界就更需要修养。张鲁是道教领袖,按说静的修炼应该是很好的,但实质上却不然。诸葛亮就给张鲁写信批评他说:“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指出了张鲁虽标榜道,但并未真正静心求道,而是在“享身嗜味”。

诸葛亮追求宁静淡泊,一般人认为是受道家思想较深的缘故。的确,在老子的言论中,有很多关于静的论述。如“至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庄子也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然而,除道家之外,儒家、法家也讲静。荀子说:“虚壹而静。”韩非也说:“用神也静,静则少费。”所以,探求诸葛亮的求静修身观,不能只看到道家的影响。同样,关于俭,各家各派也有自己的论述。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家理论。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这是儒家理论。墨子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这是墨家的理论。道家讲静讲俭,而且讲得精微透彻,但有较浓的独善其身的出世味道;道家以外的儒、法、墨各家,经世致用的入世倾向较明显。而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把各家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把出世与入世和谐地统一起来。

诸葛亮的廉政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廉政离不开良好道德的修养和优秀品德的培养。古人说“道德可常”,意思是,道德的生命力是长久的。道德的生命力不仅长久,而且是有力量的,它是当权者廉政的根本。很难想象,一个道德品质不好的当权者会有廉政的行为。完善法律健全制度的确必要,而模范地遵守法规制度,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全社会建立起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使个人的道德修养得到重视,是我们今天建设廉政文化的重要任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